2015年7月6日星期一

樂團表演:看排名還是看品質?



半個多世紀以來,波士頓交響樂團、芝加哥交響樂團、克魔術表演裡夫蘭交響樂團、紐約愛樂樂團、費城交響樂團“五大交響樂團”, 一直充當著美國樂團演奏水准的“黃金標尺”。然而,時過境遷,近日,《紐約時報》刊登了資深樂評人詹姆斯•奧伊斯特雷赫的文章《美國五大樂團排名依據不再》,將業界關注的目光定格在了美國樂團“五大”排名。詹姆斯•奧伊斯特雷赫認為,“五大交響樂團”的排名是當時“二戰”之後美國音樂文化方面所出現的特有現像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如今,“五大交響樂團”的排名既不客觀也不公正,其排名依據早已不再。
  
  其實,不光是在美國,在中國,此前也有媒體對國內的幾大交響樂團進行排名,讓名次成為衡量樂團水准的標尺。每每這些樂團排名發布時,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、討論和爭議。雖然頗受質疑和爭議,但不得不承認,目前,給樂團排名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。 從傳統意義上說,所謂排名小丑魔術,必須基於一套統一的指標體系。比如,對於當今樂團排名的劃定,很多是根據樂團的年度預算、巡演場次、廣播電視轉播的受眾以及音樂家的規格和數量等。因此,樂團排名的初衷是給受眾提供一個直觀的評估。對於那些排名方法認可度較高、影響較大的樂團排名,業界普遍都會比較關注,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樂團的聲譽和形像,進而對樂團提升知名度、吸引觀眾及國內、國際合作方面等都會產生影響。
 
  可是,量化的結果不代表質的內涵。不可否認,傳統意義上婚禮表演的排名對於樂團的多樣化、形成特色都會有潛在的不利影響。同時,排名動機是否正當、排名指標體系設計是否合理、排名使用數據是否可靠、排名結果是否得到正確解讀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。因此,可以斷言,如果這種排名概念得以繼續並擴大,勢必會對當今樂團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。眾所周知,樂團的品質才是真正吸引音樂家、指揮家和觀眾的關鍵所在。如果將眼光僅僅局限在排名而非品質上,那樂團的發展一定會受到影響。衡量一個樂團,不僅是看每年有多少演出、上座率如何、輿論反映怎樣,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們的傳統、他們業已形成的特色,以及他們反響較好的作品,而不是以是否進入“五大”或“十大”的所謂排名為標准。

  在歐美的樂團中,柏林愛樂樂團擅長演奏德奧作品,尤能體現雄壯寬廣的效果;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曲目涉獵面廣,經常表演歌劇、室內樂、交響樂,風格細膩;而提起輝煌的音響和多彩的音色,就讓人想起被譽為“費城音響”的費城交響樂團。可以說,每個知名的樂團均有各自不同的特色、風格,打造了自己的樂團品牌。而對於國內樂團而言,悠久的華夏歷史和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積澱是其最大的依賴,可以從中汲取營養。不管是在曲目創作、樂器選用上,都應該運用這些“中國元素”,發出“中國聲音”。民族的也是世界的,只有這樣,國內樂團在世界舞台樂團表演上才會更有競爭力,在起源於西方的交響樂舞台上才會有一席之地。

  因此,再響亮的排名對於樂團來說,也只是名譽上的肯定,千萬不能為了追求排名迷失自己,要有自己的戰略,更不能為了排名而丟失本身的特色。試想,如果一個樂團喪失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,要排名還有什麼意義呢?用曾在英國《留聲機》雜志評選的“十大交響樂團”中排名世界第一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團長揚•哈斯的話說:“其實,樂團之間很難說誰的水平更高,只是在適應不同的音樂廳環境過程魔術師表演中,逐漸形成自己擅長的曲目和演奏狀態,這樣才能以具有獨特個性的聲音,站立在世界交響樂舞台上。”


博主好站推薦:氬焊機,陽極處理,電鍍,硬陽處理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